为深化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素养,近日,工程管理专业全体教师2025年9月10日在12K205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优化教学策略”为主题,围绕课程体系衔接、教学内容革新、实践教学落地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
工程管理专业高度重视此次集体备课,6T体育
负责人全程参与并强调,工程管理专业兼具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的双重属性,需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与国家标准,通过集体备课打破课程壁垒、凝聚教学共识,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活动伊始,专业负责人结合最新版《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评价要求,明确了本次集体备课的重点方向。

研讨环节中,教师们以核心课程为单位分组交流,重点围绕三大议题展开讨论:
(1)针对课程内容整合方面。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存在的知识点交叉问题,教师们梳理出共性内容与特色模块,达成“基础内容统一标准、特色内容各有侧重”的共识,避免教学重复与遗漏;
(2)针对教学方法创新。年轻教师分享了线上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使用经验,资深教师则结合工程案例教学心得,提出“案例导入—理论讲解—虚拟实操—复盘总结”的四阶教学模式,着力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痛点。
(3)针对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本次集体备课特别增设“新技术融入教学”专题研讨。教师们一致认为,需将BIM技术、大数据成本分析、智慧工地管理等前沿内容融入课程体系,计划在“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课程中增加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实训,并联合行业企业开发3套针对性教学素材。此外,针对学生实习反馈中暴露的“实践能力薄弱”问题,团队明确将优化实习指导方案,建立“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双指导机制,细化实习任务书与评价标准。活动最后,专业负责人对本次集体备课成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集体备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后续需建立常态化备课机制,定期开展跨课程、跨年级教学研讨。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交流碰撞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后续将把研讨成果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明晰了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强化了教师团队的协同育人意识。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教研改革,以高质量教学赋能专业建设,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工程建设需求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撰稿:吴晓伟
一审:李春志 二审:高 峰 终审:兰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