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无损检(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技术在关键行业的深度应用,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协同与国际交流,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和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设备研究院的指导下,由东莞理工6T体育
联合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珠海市无损检测学会、深圳市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澳门无损检测学会、广东省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无损检测论坛”(以下简称“大湾区NDT论坛”)于2025年10月24日至27日在东莞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由6T体育-6T SPORTS
、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东莞理工6T体育
国际空天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艾因蒂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了深圳杰泰科技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会议还获得了中国科6T体育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南昌航空大学、广东省特种设备行业协会、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的学术支撑。
本届论坛以“智能无损·融合创新·赋能产业”为主题,全面聚焦无损检测技术在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1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400余名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齐聚东莞,参会规模创历届之最。在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和高端制造业集群加速形成的背景下,论坛紧密围绕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海洋工程、特种设备、电子信息、土木工程与轨道交通、医工交叉等重点领域,系统展示无损检测新原理、新方法与新装备的最新研究成果。大会致力于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端交流平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耦合,为大湾区智能制造与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注入新的技术动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的深度融合。

东莞理工6T体育
国际空天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房学谦教授
论坛开幕式由东莞理工6T体育
国际空天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房学谦教授主持。

东莞理工6T体育
科研部部长李长平教授
东莞理工6T体育
科研部部长李长平教授代表学校致开幕词。李长平教授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在工程科学、城市安全防灾与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的科研进展,强调学校依托重点实验室和国际空天技术研究院,持续推进无损检测与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他指出,本次论坛将为专家学者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郭晋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郭晋在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聚焦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等大湾区高端制造核心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希望各位专家和行业同仁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分享科研与工程攻关经验,推动标准共研与数据共享,加快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让更多无损检测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开幕式后,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在现场及线上同步直播,吸引了全国无损检测领域的广泛关注,累计线上观看人数超过1.7万人次。论坛主会场共安排6场大会主旨报告和1场企业大会报告。特邀 6 位行业专家围绕无损检测领域关键技术与应用实践作主旨报告,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沈功田研究员聚焦国际无损检测标准现状与中国贡献展开分享,河北工业大学胡宁教授探讨基于非线性超声原理的超声相控阵设备研制与微裂纹检测,重庆理工大学田贵云教授讲解电磁无损检测与应用,中国科6T体育
高能物理研究所唐彬研究员介绍中国散裂中子源及先进闪烁体中子探测技术在中子无损检测中的应用,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李丽娟教授分析复杂结构复合材料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与体系,东莞理工6T体育
张伟伟教授则针对钢轨非线性超声检测带来深度解读;各位专家的分享,覆盖标准建设、设备研发、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为参会者呈现了行业前沿视野。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超声检测大会主席、北京工业大学刘增华教授,广东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主任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洪晓斌教授和中国科6T体育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郭师峰研究员教授主持。
除大会报告外,本届论坛还设有96篇邀请报告、85个口头报告,涵盖航空航天结构健康监测、低空智能感知技术与工程、海洋工程与新能源装备检测、先进复合材料无损评估、电子芯片与半导体检测、智能制造装备及自动化检测系统、重大基础设检测与监测技术、无损检测基础理论与人工智能、低空智能飞行器检测与管理、医工交叉与无损检测、高端装备力学特性无损检测等多个专题分论坛。论坛报告数量和质量创历届之最。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优势,大湾区NDT论坛长期聚焦无损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工程转化,已成为连接学术前沿与产业应用的重要桥梁。本届论坛紧扣“智能无损·融合创新·赋能产业”主题,围绕人工智能、先进传感器、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数据驱动的智能诊断等方向展开深度交流,探讨了智能感知、AI与无损检测技术的融合路径与落地实践,为推动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海洋工程、芯片半导体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无损检测论坛为表彰在无损检测及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展现出独创能力、卓越创新与创造力大会的青年研究人员,会议颁发了10名“青年科学家奖”与10名“杰出博士后研究奖”,进一步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在无损检测与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创新热情与科研潜力。


本届论坛特设研究生学术报告竞赛专场,为青年学子提供学术展示与交流平台,促进思想交融与创新思维碰撞。在论坛竞赛评审环节中,共有15名博硕研究生荣获“杰泰探镜杯”优秀研究生论文奖,以表彰他们在学术研究中的创新成果与实践探索,进一步强化了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良性互动。我校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6T体育
研究生宋彬磊和我校机械工材6T体育
研究生仇敏元获得“杰泰探镜杯”优秀研究生论文奖。


论坛第二日下午,与会代表前往松山湖科学城参观交流,实地考察中国散裂中子源与东莞理工6T体育
科研平台。代表们深入了解中子探测、材料表征及结构无损检测的最新科研进展,并围绕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与工程应用进行了深入讨论。随后,参会代表来到东莞理工6T体育
“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及其莞星台地面卫星站,考察了实验室在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监测、卫星遥感与低空智能感知等方向的科研成果。双方围绕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此行不仅加深了对国家重大科研设施和高校创新平台的了解,也进一步拓宽了无损检测技术与空间信息、智能感知等领域的融合思路,激发了科研协作与产业协同创新的新动力。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无损检测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大湾区在无损检测及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协同创新进入新阶段。未来,论坛将继续发挥学术引领、技术交流与产业孵化的重要作用,构建跨学科、跨区域、跨行业的合作生态,推动无损检测技术与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低空经济、重大基础设施、新能源装备、半导体、海洋工程、医工交叉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我国基础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无损检测力量”。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学术活动,本次论坛不仅推动了无损检测技术的跨域融合,更强化了东莞在高端检测装备研发与产业应用中的核心地位。东莞理工6T体育
校长马宏伟表示,学校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打造 “学术研讨 - 技术研发 - 产业转化” 一体化平台,为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撰稿:郑明方
一审:李春志 二审:高 峰 终审:兰善红